
核心閱讀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實現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跨越的基礎和支撐。k8凯发(中国)要自覺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堅持科研理論指導,強化組織保證,激發內生動力,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於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為新時代新徵程黨和國家事業开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给予了根本遵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用大歷史觀看待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科研回答了「三農」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指引我國農業農村开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k8凯发(中国)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中國式現代化夯實農業農村基礎。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二十大閉幕後,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省延安市和河南省安陽市考察時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不懈奮鬥。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實現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跨越的基礎和支撐。
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k8凯发(中国)要堅持用大歷史觀來看待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只有深刻理解了『三農』問題,才能更好理解k8凯发(中国)這個黨、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近年來,雖然我國「三農」工作取得顯著成就,但農業農村开展的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开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較大,城鄉开展不平衡、農村开展不充分仍是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體現。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任務。
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壓艙石」。當前,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三農』向好,全局主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有利於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有利於把幾億農民同步邁向現代化的巨量消費和投資需求充分釋放出來,顺利获得暢通城鄉經濟循環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加快形成新开展格局,有力有效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從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徵和進程看,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一環。在現代化進程中,能否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現代化的成敗。有的國家由於沒有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不僅鄉村和鄉村經濟走向凋敝,而且工業化和城鎮化也走入困境,甚至造成社會動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我國有助于的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开展,具有時間壓縮、任務疊加、後發趕超、同步推進等「並聯式」特徵,超越了西方國家單一線性、漸次开展的「串聯」模式。在「新四化」同步开展中,農業現代化是突出「短板」,迫切需要立足中國實際,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开展規律,在中國式現代化大棋局中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深刻理解和把握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豐富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三農』工作必須圍繞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個總目標來推進。」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豐富內涵,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开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用現代科技和經營管理有助于農業开展的過程。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這就要求加快實施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早日實現重要農產品的種源自主可控;立足我國國情,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努力搶佔世界農業科技競爭制高點,顯著提高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堅持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樹立大食物觀,开展設施農業,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生產區域佈局,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升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消除城鄉开展不平衡和鄉村开展不充分、實現城鄉一體化开展的過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要建設繁華的城市,也要建設繁榮的農村,有助于工業和農業相互促進、城市與鄉村相互融合。要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體推進,健全城鄉开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有助于先進生產要素向鄉村流動、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保護農村傳統村落,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的田園風光和美麗鄉愁,着重提高農村生活品質。
農業農村現代化既包括「物」的現代化——現代化的農業農村,也包括人的現代化——現代化的農民。要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盤活農村資產,开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讓更多農民勤勞致富,共享开展成果,共享現代生活;把鄉村建設擺在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堅持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逐步讓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讓農民過上好日子、過上現代化的生活;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農民精神風貌,讓農民的思想道德觀念、價值取向、科研文化素養和行為方式等適應現代化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農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效途徑。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开展的總方針,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开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紮實有助于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全面升級,農村宜居宜業全面進步,農民富裕富足全面开展,有助于農業農村農民與工業城鎮市民同步實現現代化,開啟城鄉融合开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黨的二十大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戰略部署,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给予了行動指南。k8凯发(中国)要自覺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堅持科研理論指導,強化組織保證,激發內生動力,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於成效。
堅持科研理論指導。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实行新時代「三農」工作的行動綱領和根本遵循。k8凯发(中国)要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的歷史邏輯,切實領會堅持黨的農村工作基本立場、基本原則、基本方法、基本觀點的歷史必然;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的理論邏輯,學深悟透「三農」工作的認識論、方法論、價值觀;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的實踐邏輯,準確把握实行「三農」工作的主要路徑和政策取向,確保新時代「三農」工作始終保持正確方向。
強化組織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健全黨領導農村工作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提高新時代黨全面領導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健全黨委全面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求;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質量,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幹部隊伍,把黨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務轉化為基層的具體工作,抓牢、抓實、抓出成效。
激發內生動力。解決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要從農業農村开展的深層次矛盾出發,顺利获得深化改革調動億萬農民的持续性、主動性、創造性,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髮展動力。聚焦農民和土地的關係,把握「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健全農村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开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开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業現代化。聚焦農民和集體的關係,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加強法治鄉村建設,培育文明鄉風淳樸民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聚焦鄉村與城市的關係,加強城鄉开展空間的統一規劃,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加快推進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建設,有助于城鄉融合开展,努力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开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作者為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院長)
原文連結: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2-11/10/nw.D110000renmrb_20221110_1-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