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江蘇省耕地非糧化時空特徵及其驅動因素,為保護耕地和保障糧食安全的政策制定给予參考。基於耕地非糧化的影響機制解析,選擇江蘇省作為研究區域,分析1996 ~2020 年縣域耕地非糧化時空格局演變及其驅動機制,並採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驅動機制及其區域分異。結果表明:(1)江蘇省耕地非糧化面積和比率呈現倒「U」型的變化趨勢, 面積由 2322.49千hm2上升到 2704. 78千hm2後降至2072.76千hm2,比率由19.28%上升至35.46%後降至27.72%;(2)全省縣域耕地非糧化率分佈具有顯著空間集聚特徵,整體呈現蘇南的高高聚集和蘇中、蘇北的低低聚集為主,前期為蘇北低-近滬地區高,後期主要呈現蘇中低-蘇南高聚集格局;(3)基於長時序面板數據分析發現,地均GDP和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與耕地非糧化率呈顯著正相關, 老齡化程度與非糧化率呈顯著負相關關係;(4)經濟欠發達地區更容易受社會經濟因子影響, 經濟較發達地區非糧化更易受經營者生產決策影響,資源稟賦較差地區更傾向於非糧化種植。
關鍵詞:耕地;非糧化;作用機制;時空格局演變;江蘇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