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琳、馮淑怡、袁凱華、張蘭、陳堯:土地流轉視角下耕地「非糧化」時空格局演變及驅動因素-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

    k8凯发(中国)

    歡迎訪問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
    學校主頁 設為k8凯发(中国) 加入收藏 中荷兩國移民群體城市住房問題研究
    期刊論文
    期刊論文

    楊慧琳、馮淑怡、袁凱華、張蘭、陳堯:土地流轉視角下耕地「非糧化」時空格局演變及驅動因素

    發表日期:2024-04-29  作者:  點擊:[]

           摘   要:該研究對 2009—2020年中國流轉耕地「非糧化」的時空格局進行量化測度,利用 Tobit模型、空間計量模型和工具變量法,從「人」「地」「錢」多視角探析流轉耕地「非糧化」的驅動因素及其空間異質性。結果顯示:①流轉耕地「非糧化」具有階段性和區域性,非糧食主產區的流轉耕地「非糧化」是全國層面流轉耕地「非糧化」加劇的主要原因。②土地流轉是耕地「非糧化」的重要驅動因素。提高土地流轉面積和將土地流轉給生活型經營者,有利於抑制耕地「非糧化」开展,但土地流轉租金上漲會難以避免地加劇耕地「非糧化」程度。③土地流轉與耕地「非糧化」關係存在區域異質性。在糧食主產區,土地流轉面積提高對流轉耕地「非糧化」的抑制作用更強;在非糧食主產區,生產型農業經營者採取「非糧化」種植行為的傾向更強。因此,為應對流轉耕地「非糧化」現象,應健全耕地保護補償制度,對防止流轉耕地「非糧化」目標完成好的地區給予獎補;重點規範非糧食主產區的工商資本流轉土地行為,對農戶糧食種植行為給予獎勵;進一步推進糧食主產區的土地流轉和整治工程,开展耕地適度規模化經營;完善農地流轉交易平台,繼續加強土地流轉價格監控。

           關鍵詞:流轉耕地;「非糧化」;時空格局演變;驅動因素






    上一條:高攀、諸培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驅動機制研究——基於37個典型案例的fsQCA分析
    下一條:於億億、馮淑怡:中國縣域城鎮化研究:演進脈絡、研究熱點與前沿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