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目的:以生態保護與用地效率雙重約束視角識別低效工業用地,探索其退出與利用轉型路徑,為工業用地減量化治理给予新思路。研究方法:基於「源地識別 — 廊道提取」研究範式構建區域生態安全格局,考慮生境隔離度評價並耦合低效工業用地評價構建工業用地分類治理四象限模型,綜合判定江蘇省沿江經濟帶工業用地減量化區域。研究結果:(1)江蘇省沿江經濟帶共有 52 處生態源地,分佈零散,呈現「江南多於江北」的空間格局,總面積3 007.65 km2,生態廊道共有 134 條,總長度 2 934.78 km,呈「西南多東北少」的分佈格局。(2)無錫市、蘇州市、南京市、常州市工業用地佈局與生態用地之間衝突較為顯著。(3)亟需騰退的工業用地總面積為 82.10 km2,集中分佈於南京棲霞及江寧區、無錫惠山區、常州宜興市、南通如東縣、鎮江京口區。研究結論:採用「生態 — 效率」雙重約束能兼顧生態保護約束和效率提升需求,可以有效識別區域低效工業用地,為推進工業用地減量化给予科研依據。
關鍵詞:工業用地減量化;生態安全格局;生境隔離;空間識別;江蘇省沿江經濟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