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目的:探究宅基地確權對鄉村治理績效的影響及其內在機理,以期為加快推進宅基地確權工作以及持續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助推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给予參考。研究方法:多層回歸模型和中介效應模型。研究結果:(1)宅基地確權提升了農民對住房情況、居住環境、社會治安和村委會工作的滿意度,顯著改善了鄉村治理績效。(2)激勵村民參與村莊事務、改善基層幹群關係和增強集體經濟實力,是宅基地確權提升鄉村治理績效的重要機制。(3)與新生代農民相比,老一代和中生代農民對宅基地確權在提升鄉村治理績效方面的作用持更為持续的態度;在各收入水平的村莊中,宅基地確權對鄉村治理績效均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邊際貢獻隨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漸減弱;此外,與中西部地區村莊相比,宅基地確權在東部地區村莊的實施對鄉村治理績效的提升效果更加顯著。研究結論:宅基地確權不僅是經濟政策,亦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工具,地方政府應加強對宅基地確權政策的宣傳與支持,確保確權過程中的公平與正義,同時應重視不同代際農民的特點和需求,結合村莊收入水平和區域特徵的差異,堅持「因人、因地、因時」制宜,有序推進宅基地確權工作,以充分發揮其鄉村治理效能。
關鍵詞:宅基地確權;鄉村治理;治理績效;農民滿意度;多層回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