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國資源環境可持續利用與農業开展學術研討會(Sustainable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China)暨SuReFood學術聯盟2023第一屆年會在南京農業大學圓滿召開。該會議由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和荷蘭瓦赫寧根大學SuReFood學術聯盟主辦,依託我院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糧食與食品雙安全戰略下的自然資源持續利用與環境治理」(簡稱SURE+項目)。來自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研院、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西南大學、南京財經大學、浙大城市學院、揚州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30餘位學者參加了會議。會議分為開幕式、中國資源環境可持續利用與農業开展問題討論、圓桌論壇、閉幕式四個環節。

開幕式由南京農業大學石曉平教授主持。南京農業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韓紀琴對荷蘭瓦赫寧根大學Nico Heerink教授在推進中荷國際友好研讨與合作开展中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強調並鼓勵國內學者、院校组织顺利获得與國際對話取得提升和开展。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馮淑怡教授致開幕詞,她第一时间對所有參會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SuReFood學術聯盟和研究院的歷史淵源,以及中荷雙方長期、持續的學術研讨與合作。荷蘭瓦赫寧根大學Nico Heerink教授作了題為「SURE+項目在中國」的報告。他圍繞土地、水、食品安全,對「糧食與食品雙安全戰略下的自然資源持續利用與環境治理」項目(SURE+)取得的科研成果進行介紹,總結了該項目在中國取得的驕人成績,並對SuReFood學術聯盟作了進一步介紹,指出SuReFood學術聯盟旨在搭建青年學者研讨平台。

南京農業大學韓紀琴教授致辭

瓦赫寧根大學 Nico Heerink 教授作報告

南京農業大學石曉平教授主持開幕式

南京農業大學馮淑怡教授致辭
第二階段,由南京農業大學李芳副教授主持。參與會議的青年學者們圍繞資源、環境、中國的農業开展等話題展開匯報。浙大城市學院武岩副教授介紹了公民同招政策對浙江省住房市場的影響。南京農業大學任廣鋮副教授闡述了農村-城市移民的住房和社會融合問題。蘭州大學劉敏教授從私人所有權的視角,分析了混合產權結構在草原保護中起到的作用。中國農業科研院錢宸助理研究員將經濟合理性與環境可持續性納入同一個框架,分析了河北邯鄲農戶的化肥使用優化路徑。華中農業大學李凡副教授以中國東北地區秸稈焚燒控制為例,介紹了中國的農業環境治理經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倩副教授分析了土地流轉對華北平原農民糧食生產的影響。華中農業大學郝晶輝副教授基於推拉理論,闡述了油菜種植重心移動的驅動因素。西南大學曹慧助理教授介紹了數字素養和農業企業可持續創業的機制與路徑。南京財經大學陳敏傑助理教授介紹了近期自己關於文化、行為與農村經濟开展方面的研究。北京師範大學聶子涵副教授研究了基於享樂主義視角下越南旅遊群體的親環境行為。






青年學者匯報
圓桌論壇討論階段,由華中農業大學李凡副教授主持。學者們就中國資源環境可持續利用與農業开展問題展開自由討論。Nico Heerink教授對劉敏教授的匯報進行了簡要點評及提問。李凡副教授與任廣鋮副教授就農村老齡人口返鄉數據、農村公共服務進行了互動研讨。馮淑怡教授與李凡副教授就不同地區的秸稈補貼政策差異進行了研讨與討論。Nico Heerink教授與陳敏傑助理教授討論了數字經濟學的學科範疇、機器學習等研究熱點。李凡副教授就研究方向如何緊隨政策導向、農村調研召开難度等分享了一些想法。

討論現場
最後,Nico Heerink教授對會議進行總結並致閉幕詞。他表示,此次會議給青年學者搭建了一個分享、探討彼此研究的平台,對促進中國年輕學者間學術研讨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Nico Heerink教授和南京農業大學的合作開啟於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院長曲福田教授1993年的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訪學之旅,截止到现在,雙方建立合作已有30個年頭。Nico Heerink教授在近幾年的採訪中表示「our historical tie to the College in Nanjing is so strong that that collaboration is the most rewarding.」。未來,雙方將繼續保持緊密合作,有助于中荷友誼开展再上新台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