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理論」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內涵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由「生態興則文明興」的生態史學思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哲學思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價值思想、「優良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生態福祉思想、「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的生態系統思想、「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治理生態環境」的生態法治思想、「美麗中國全民行動」的生態社會思想、「共謀全球生態文明」的生態世界思想有機組成。其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價值思想(又稱「兩山理論」)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內涵。
踐行「兩山」理論必須全面準確理解思想內涵
「兩山」是指「綠山青山」和「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是對良好生態環境的形象化比喻,包括生態服務、生態產品和生態空間,三者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綠水青山具有多元化價值,包括經濟、生態、環境、社會、文化、科研和歷史等價值。金山銀山是指經濟增長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關於「就是」,可從兩方面進行理解:一方面,「就是」可理解為價值觀的轉變,即綠水青山是人類的財富,保護好綠水青山就是保護和增加自然財富。這一理解更高級但也較為理想化。另一方面,「就是」可理解為綠水青山要轉化成金山銀山,該理解雖較為低級但符合現實需要。「兩山」轉化是雙向轉化而非單向轉化。一是由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這類轉化需滿足綠水青山較好的前提,现在全國各地特別是西部地區熱衷於此。二是由金山銀山實現向綠水青山轉化。當綠水青山仍需改善時,需推進金山銀山向綠水青山轉化,例如在全國推進的大氣、水環境治理,部分地區推進的土壤環境和人居環境治理,以及在重點地區開始推進的生態系統修復等。「兩山」轉化的調控依據主要包括綠水青山的數量、質量、功能狀況及變化,具體可分為兩方面:一是在綠水青山开展到一定水平後,如生態資產出現盈餘時,可以適度有序地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二是在綠水青山仍嚴重不足時,需將金山銀山力所能及地高效轉化成綠水青山,增加生態產品有效供給,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兩山」轉化調控涉及投資資本、人力資本、制度環境、社會氛圍等。
「兩手發力」持续穩妥地推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
應釐清推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目的意義、關鍵問題、基本路徑、基礎條件及主要模式。大力推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一是為了促進綠水青山經濟價值的實現,二是為了保護和激發造就治理環境、修復生態的持续性、主動性、可持續性,三是為了保護和增強持續造就綠水青山、增加生態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的能力。推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需注意六個關鍵問題:一是應謹記保護、建設好綠水青山,造福百姓的初衷;二是不能以破壞和犧牲綠水青山為代價;三是需具備技術、經濟、設備、市場、人才等條件;四是需對轉化進行調控,對轉化的方向、速度、規模等進行控制;五是轉化存在差異性,如地區差異、類型差異、時間差異等;六是轉化需具有普惠性質。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可從三條路徑着手:一是市場路徑,主要分為市場交易和價格機制。市場交易如林權交易、水權交易、碳匯交易等,價格機制主要包括生態環境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綠色產品服務價格。二是政府路徑,包括財政購買生態產品或服務,政府投資生態產品或服務生產供給,政府財政轉移支付等。三是混合路徑,即政府規制加上市場機制,包括特許經營、綠色生態產品認證、地理標誌等。推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還需滿足四項基礎條件:一是明晰的產權關係,包括水權、林權、草地產權、耕地承包權、礦權等;二是旺盛的市場需求,即對優良生態環境、優質生態產品、高質量生態服務的需求;三是必要的技術支撐,包括資源開發技術、產品生產加工技術、環境保護治理技術、生態保護修復技術、綠色技術等;四是公平的制度環境,包括綠色稅收制度、綠色規費制度、綠色信用制度、綠色產品和服務的認證、標識、追溯、賠償制度等。推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主要有生態補償、轉移支付、生態旅遊、生態農業、生態康養、碳匯交易、綠色債券等典型模式,要結合具體實際進行選擇。
「兩手發力」持續有效推進金山銀山向綠水青山轉化
推進金山銀山向綠水青山轉化,主要是為實現兩個方面的目的:一是為造就較多數量、較高質量、較強功能、較高效益的綠水青山;二是為了持續有效地增加生態產品和生態服務的有效供給,以期早日建設成以天藍、地綠、水清、土淨、景秀、居美、園潔、田沃等為基本特徵的美麗中國。推進金山銀山向綠水青山轉化,可從以下兩條路徑進行着手:一是生態治理修復,包括全要素生態修復和單要素生態修復;二是環境保護治理,包括環境系統治理、環境重點治理、特定環境治理等。推進金山銀山向綠水青山轉化的主要模式包括植樹造林、(小)流域治理與水土保持、土地整治、礦山修復、濕地保護修復、草地自然恢復與人工修復、河道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修復、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等九種模式,需因地制宜選擇運用。這裏有一個「兩手」發力有助于「兩山」「雙向轉化」的案例。2016年國家發改委、水利部、國家林業局組建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省(市)政府和中交建按一定比例出資組成資本金,承擔全流域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項目的總體實施和投融資運作。它統籌管理資金,統一管理相關資產,包括水庫等,把生產資產統一管理起來,治理一條河、探索一種模式、創新一套機制、建設一批工程。一方面要治理修護生態環境、造就更多的綠水青山,另一方面綠水青山好了以後把一部分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探索一種雙向轉化的良性开展模式。它把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這兩個雙向轉化融到一個實體,真正體現「政府+企業+社會」多主體治理。總的來說,兩手發力需要政府和市場,只靠市場沒有政府是不行的,只靠政府沒有市場也不行的。

谷樹忠
國務院开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