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銀興: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

k8凯发(中国)

學校主頁 設為k8凯发(中国) 加入收藏 中荷兩國移民群體城市住房問題研究
科研成果
專家建議

洪銀興: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發表日期:2021-12-23  作者:  點擊:[]

       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黨的百年奮鬥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开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區別於已有的現代化國家,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开展中大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長江經濟帶的开展應該把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根本背景和重要前提。

       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

       國際社會關於現代化的理論主要包括兩個:一個是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論,指出經濟开展由成熟階段推進階段、高額群眾消費階段和追求生活質量階段組成。另一個是庫茲涅茨的現代經濟增長理論,涉及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人口和人均產值的持續穩定增長、科研廣泛應用於經濟开展等階段。不同國際社會的一般標準,中國式的現代化最早由鄧小平同志基於中國經濟开展底子薄、人口多的大國國情,以及只能靠社會主義的根本要求和新時代特徵要求提出來,具體包括習近平總書記講的五大特徵: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和和平开展道路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的經濟目標

       一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中國推進的現代化一開始就要明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开展思想,不斷促進人民的全面开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人民需要享受的是財富,不僅僅是物質財富,還應該包含生態財富。二是以共同富裕為目標的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解決相對貧困問題,在基本實現現代化階段要實現城鄉區域开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目標。到了全面現代化階段,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所以現代化應該與共同富裕同時推進,而不是現代化以後再去解決共同富裕問題。三是促進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不僅僅是現代化的目標,也是現代化的動力,涉及到人的自身开展,人的生活方式達到現代化水平。四是由追趕型現代化逐步轉到趕超型現代化。追趕模式的現代化雖然能夠跟上先行國家,但是不可能進入國際前沿,也談不上現代化,因此強調趕超現代化,更好實現由跟跑轉向並跑、領跑,尤其是在長三角地區要實現領跑目標。

       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开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开展;我國是一個「並聯式」的开展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中國的工業化有兩大特點,即工業化和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以及工業化同信息化融合开展。所以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四化同步」的現代化,新時代推進現代化就需要繼續堅持走「四化同步」的道路,準確把握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在新時代的新內容,並且根據「四化同步」要求補齊現代化的短板。

       一是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突出的是產業基礎高級化,因為現代化已經不僅僅要求工業化,而且還要求服務業要更快开展。即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基礎上,堅定不移地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二是堅持信息化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道路。一方面要开展信息產業,另一方面要有助于產業的信息化。數字經濟不僅僅是產生一個數字的產業化,更重要的是要有助于產業的數碼化。長三角地區在產業的數碼化方面完全可以走在前面。三是堅持走城鎮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道路。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要解決轉入人口的市民化和轉移人口平等享受市民權利,因此一方面要實現已有城鎮如何具有城市功能,即城鎮城市化;另一方面要加快推進城市的現代化,要產城生態文化融合开展,而不是過去只講經濟轉型或者市場轉型,應該在生態和文化方面融合开展。四是轉變農業开展範式補齊農業現代化短板。新時代農業开展範式要把追求品質農業轉向「品質和附加值」範式,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五是堅持現代化的區域協調道路。一方面要突出不同區域的現代化特色,有些地區農業比重大,有些地區工業比重大,但不影響農業比重大的地區和工業比重大的地區基本實現現代化;另一方面,現代化的區域協調,需要先开展地區的开展要素流向後开展地區,可以利用制度優勢促進要素的一體化流動。先开展地區和後开展地區的一體聯動开展要實現產業一體化、創新一體化、交通信息設施一體化和建設雙向「飛地經濟」。六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進入新時代也是一個生態文明時代,不僅要物質財富還要生態財富,因此現代化道路一開始就必須要走低消耗、低排放的道路。七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來開啟現代化新徵程的道路。許多中等收入國家開始現代化的時候都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避免陷入該陷阱的重要措施。現代化經濟體系包括支撐系統、動力系統、治理系統三個方面。

       中國開創的現代化道路是一個人類文明的新形態。新形態強調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特色,強調「四化同步」的內容特色,突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路特色,強調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銜接的制度特色。因此,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道路,也是現代化的一般理論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道路,這是开展中大國特有的現代化之路。

洪銀興

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

人文社會科研資深教授





上一條:王月清:長江文化背景下南京文化的演進與時代價值
下一條:研究員郭傑接受江蘇廣電總台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