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抓开展,必須更加突出开展理念,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开展理念」。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有助于經濟社會开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开展的關鍵環節」「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因此,开展方式綠色轉型是貫徹落實新开展理念的戰略要求、實現高質量开展的關鍵環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三次分別在重慶、武漢、南京召開座談會,為長江經濟帶开展謀篇佈局、把脈定向。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在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有助于長江經濟帶开展座談會時,提出長江經濟帶是我國實施綠色开展戰略的主戰場。同時,長江經濟帶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此外,長江經濟帶以佔全國21.4%的國土面積,聚集了全國42.8%的人口、創造了全國40%以上的GDP,也是我國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开展潛力巨大。
基於空間規劃、用地供應、用地監管和盤活優化等方面的土地政策創新,能夠全過程參與到开展方式綠色轉型的實踐中,並且能夠發揮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探討土地政策創新與長江經濟帶开展方式綠色轉型,對有助于我國實現高質量开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意義重大。
準確和全面把握髮展方式綠色轉型的豐富內涵,圍繞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开展方式綠色轉型的重點任務,構建了涵蓋綠色投資、綠色創新、綠色利用、綠色开展、綠色治理和綠色資源六個維度的开展方式綠色轉型評價體系。評價結果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江經濟帶开展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尤其是2016年後綠色轉型指數提升速度明顯加快。在空間上,綠色轉型指數東高西低,沿江城市高於非沿江城市,長三角城市群綠色轉型的成效最為顯著。分指標看,以污染減排、污染治理表徵的綠色治理在綠色轉型中作用最為顯著,以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表徵的綠色創新貢獻率居其次。基於效率視角的綠色生產效率進一步驗證了綠色轉型指數的時空變化規律。
土地政策創新以「規劃—供應—監管—優化」全過程參與綠色轉型實踐,顺利获得「空間管控、市場配置、激勵約束和更新轉移」等途徑,對實現長江經濟帶开展方式綠色轉型具有關鍵性的作用。一是突出規劃引領,充分發揮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指導約束作用和「三線一單」體系的源頭防控作用,科研謀劃產業空間佈局,從嚴把好生態環境准入,由此帶動和保障長江經濟帶开展方式綠色轉型。二是強化市場配置,顺利获得差別化產業供地政策和多元化土地出讓方式,嚴控高耗能高污染和過剩產能用地供給,由此引導土地要素向新產業新業態和優質高效企業集中,進而有助于實現長江經濟帶开展方式綠色轉型。三是嚴格用地監管,制定資源集約利用評價機制,顺利获得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促進企業提質增效,持續推進長江經濟帶开展方式綠色轉型。四是探索盤活優化,顺利获得創新多元化盤活利用路徑和跨區域產業轉移合作模式,有助于存量低效土地轉型升級,並促進地區間土地、技術、管理等資源優勢互補和優化配置,優化和協同推進長江經濟帶开展方式綠色轉型。
鑒於此,要促進長江經濟帶开展方式綠色轉型,一是要強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統籌協調好「含金量」和「含綠量」的相互促進關係;二是要持續完善土地政策,創新土地政策體系;三是要完善綠色低碳的政策體系,充分發揮政策合力;四是要完善綠色低碳技術體系;五是要構建全民行動體系。
(作者為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原文連結:http://xh.xhby.net/pc/layout/202301/10/node_14.html#content_115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