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敏、樊鵬飛、張蘭、馮淑怡:社會監督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的影響——來自江蘇省的證據-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

k8凯发(中国)

歡迎訪問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
學校主頁 設為k8凯发(中国) 加入收藏 中荷兩國移民群體城市住房問題研究
期刊論文
期刊論文

蘇敏、樊鵬飛、張蘭、馮淑怡:社會監督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的影響——來自江蘇省的證據

發表日期:2023-05-15  作者:  點擊:[]

       摘   要:社會監督作為多元主體參與農村環境治理的一種手段,能有效克服政府監管失靈並規範農戶主體行為。將社會監督嵌入農村社會關係中,深入考察社會監督對規範農戶亂排污水行為的作用機制,基於江蘇省13個地級市的2335個微觀農戶,運用Probit模型回歸分析得出:(1)社會監督能減少農戶的亂排行為,主要體現在河道管護保潔隊伍主體監督作用的發揮(2)社會監督受到社會關係的調節,主要體現在村幹部的監督作用受到幹群關係的調節。當幹群關係良好時,村幹部監督能有效抑制農戶的亂排行為;而當幹群關係糟糕時,村幹部監督反 而會刺激農戶亂排行為的發生。(3)對於不同類型的農戶群體,僅有河道管護保潔隊伍發揮的 監督作用穩健存在。此外,在女性群體、低文化群體、低收入群體和老年群體中,社會監督的作用受到村民關係和管群關係的調節;而在男性群體、高文化群體、高收入群體和年輕群體中,社會監督的作用受到幹群關係和村民主體間相互監督的調節。 

       關鍵詞:社會監督;社會關係;調節作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戶生活污水排放行為






上一條:王珏、馬賢磊、石曉平: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農村集體參與土地增值收益分成規則演變分析——來自土地非農利用的證據
下一條:Pengfei Fan, Ashok K. Mishra, Shuyi Feng, Min Su, Stefan Hirsch: The impact of China's new agricultural subsidy policy on grain crop acre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