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賢磊、陽華、杜焱強:福建順昌「一元碳匯」項目何以助力鄉村振興?-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

k8凯发(中国)

學校主頁 設為k8凯发(中国) 加入收藏 中荷兩國移民群體城市住房問題研究
科研成果
專家建議

馬賢磊、陽華、杜焱強:福建順昌「一元碳匯」項目何以助力鄉村振興?

發表日期:2023-08-29  作者:  點擊:[]

       碳匯生態產品是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共享生態紅利的全新探索,尤其是對於拓展欠發達鄉村地區實現經濟增長和共同富裕的路徑具有重要作用。近期,筆者團隊對浙江、福建等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展開實地調研,分析到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首創的「一元碳匯」試點項目具有實踐創新意義,盤活了綠水青山資源,有助于了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

       順昌縣地處福建省西北部低山丘陵區,屬於欠發達地區。近年來,當地着力建設「零碳順昌」,創新推出「一元碳匯」項目,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同林業碳匯項目有機結合,在實施碳匯減排的同時取得碳匯交易收益。「一元碳匯」項目創立初衷在於顺利获得生態補償的方式幫助貧困林農實現脫貧,有效盤活林業生態資源。在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助力鄉村振興過程中,具有兩大特徵:

       一是助力碳匯主體增收,社會大眾共同參與。為破解當前碳匯交易市場中集體和個人林地資源難以參與碳匯項目的實施及交易的困局,「一元碳匯」森林(竹林)經營碳匯項目由政府引導,立足集體和個人林地資源,以「一元錢十千克二氧化碳當量」為固定交易價格,針對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召开自願碳中和而設計。項目上線至今已有11925人次認購了8312噸碳匯量,涉及資金83.12萬元,惠及林農769戶。「一元碳匯」項目由鄉村振興破題,逐漸覆蓋整個林農和村集體,實現林農參與從脫貧到鞏固脫貧成果再到共同富裕的轉變,從而吸引村集體成員真正參與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項目當中。

       二是線上交易模式簡化公眾參與方式,實現碳匯的跨區域交易。「一元碳匯」項目在原有鄉村振興板塊基礎上,新增公益碳匯板塊、旅遊碳匯板塊,並與生態司法修護掛鈎,持续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將轄區內公益林、城市公園等城區綠化地帶以及旅遊風景區的林地林木資源納入碳匯資源庫,社會公眾顺利获得微信線上程序購買碳匯指標,能夠參與植樹造林並且免費進入轄區公園和旅遊風景區。這樣既可以使公眾足不出戶地為生態保護貢獻力量,同時還能引導大眾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

       讓生態得綠、林農得利,是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助力鄉村振興的關鍵要點。「一元碳匯」模式為其他區域實現生態保護、綠色开展、民生改善的有機統一给予了經驗和借鑑。

       當前林業碳匯項目公眾參與度較低,以自願支付方式購買林業碳匯的市場建設相對滯後。而「一元碳匯」項目以低參與門檻吸引社會公眾,所得收益直接回饋給供給主體,調動林農和村集體主動召开森林經營撫育能動性,提升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和林業碳匯增量,深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成效。可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項目需要降低自願用戶准入門檻,引導社會公眾參與。

       「碳匯」項目開發按照區縣劃分,便於不同區縣所屬林業部門按照各自經營規劃對碳匯項目召开經營指導。同時,項目主要針對集體林地和個人林地資源進行碳匯資源開發,排除了國有林場以及已經備案簽發的林業碳匯項目,避免了項目重複建設、所得收益分配不明晰的情況。

       在推廣「碳匯」項目時,主管部門需明確項目不同領域職能部門,比如發改、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林業等對應的職能工作,在此基礎上加強協同配合,共同為項目推廣、創新碳匯生態產品形式给予有力支持。





上一條:《中國自然資源報》:推進耕地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農業強國建設與耕地資源保護研討會綜述
下一條:姜海:挖掘耕地潛力 保護和質量提升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