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周:生態經濟學研究中的思考-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

k8凯发(中国)

學校主頁 設為k8凯发(中国) 加入收藏 中荷兩國移民群體城市住房問題研究
科研成果
專家建議

李周:生態經濟學研究中的思考

發表日期:2024-09-06  作者:  點擊:[]

編者按

       8月23-25日,由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中國社會科研院農村开展研究所共同主辦,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承辦,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中國社會科研院生態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協辦的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第十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24年學術年會在南京舉行。會議圍繞「生態經濟學研究中的思考」「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碳排放雙控轉型新機制」「新質生產力有助于綠色低碳高質量开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生態內涵」「構建大生態經濟學體系」「綠色生產力」等12個專題展開深入探討。本期編髮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第十屆理事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研院農村开展研究所原所長李周的《生態經濟學研究中的思考》。


生態經濟學研究中的思考

李周

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第十屆理事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研院農村开展研究所原所長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綠色开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是中華民族實現永續开展的必由之路。為落實這一戰略任務,生態經濟學作為研究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互動關係的重要學科,给予了協調經濟开展與生態保護的理論支持與實踐指導。本文從生態視角出發,梳理生態經濟學的邏輯起點,闡明其與主流經濟學的理論差異,並深入探討研究中的核心辯證關係,以期為有助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助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宏偉目標给予有力支撐。

       釐清從生態視域思考生態經濟學的邏輯起點。生態視域下生態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植根於主流經濟學,融合了來自經濟學、生態學、熱力學、哲學和其他相關領域的概念。一是馬歇爾的經濟生物學,強調經濟是動態的有機體,適宜以生物學而不是機械學為基礎,並把經濟生物學視為主流經濟學嚮往的聖地。他一方面在土地、勞動力、資本三要素的基礎上增加了組織要素,另一方面又把要素簡化為人與自然兩大類;二是博爾丁的宇宙飛船經濟學,認為經濟需具有生物群落和生態群落的本質特徵;三是尼古拉斯•喬治斯庫-羅根的生物經濟學,強調經濟學的核心是相互依存和進化,而不是平衡,競爭是所有物種的本能,唯有合作,包括陌生人之間的合作,是人類特有的能力;四是赫爾曼·戴利的生態經濟學,強調要把經濟的物理規模控制在生態規模以內,在此基礎上实行並分好蛋糕;五是威廉·諾德豪斯的綠色經濟學,主張建立應對氣候變化與經濟增長的雙重均衡,藉助經濟模型量化評估氣候政策和縮小外部性層級。

       明確生態經濟學與主流經濟學的不同之處。生態經濟學直面現實世界中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的複雜、多層次的性質,與主流經濟學存在明顯差異。理論基礎方面,主流經濟學以機械學為基礎,以消除經濟運行過程中隨機擾動的影響維持平衡為研究核心,認為經濟體的韌性和彈性的變化範圍具有確定性,生態經濟學以生態學為基礎,以隨機擾動中發生的突變識別演進方向為研究核心,認為經濟體的韌性和彈性的變化範圍具有不確定性;基本假設方面,主流經濟學以人是自然界主宰,以及個人理性、私有產權和自由競爭為研究假設,生態經濟學以人與自然和諧、個人理性和群體理性相融、競爭和合作互補為研究假設;追求目標方面,主流經濟學以利潤最大化為研究目標,生態經濟學以關係協調最優化為研究目標;運行機制方面,主流經濟學關注競爭機制、價值實現、供求平衡、需求創造,生態經濟學關注循環、合作和競爭三個機制、資源利用中的耗竭、污染負價值、欲望抑制;方法論方面,主流經濟學以演繹為主,重視規則和制度的簡便性,生態經濟學以歸納為主,重視規則和制度的有效性。

       關注生態經濟學研究中三組對象的辯證關係。為保障生態保護與經濟开展的協調,還要探討短期和長期、人類和自然、私有品和公共品之間的關係。第一时间是短期和長期的關係。人們通常有關注剛發生的事情和它們的短期影響的偏好,然而,事物演化的規律往往需要觀察幾百年乃至更長時間的變化才能揭示出來,所以做研究一定要有長期視角;其次是人類和自然的關係。人類和自然是兩個主體而並非主客體關係,其中既有自然服務於人類的一面,也有人類依附於自然的一面。因此在利用自然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應當敬畏自然、順應自然,按照自然規律和生態閾值來开展經濟,把人類需求和自然需求有機地統一起來;最後是私有品和公共品的關係。生產木材、牲畜、魚類等誰佔有誰享用的私有品很重要,保持森林、濕地、海洋等可共享的公共品的健康更重要,只有協調好私有品和公共品的關係,才能維護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性和可持續性。


原文連結:http://mp.weixin.qq.com/s/LVbMwdwTQkuL5FNqgEEtVw




上一條:莊貴陽: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
下一條:毛顯強:關於構建「大」生態經濟學體系的觀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