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三角城市群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碳排放的熱點區域,分析長三角城市群的碳排放的時空變化及碳補償分區變化,對實現區域「雙碳」目標意義重大。運用土地利用碳收支方法,計算2000~2021 年長三角城市群26 個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和吸收量;採用修正後的碳補償價值計算方法計算出各城市的碳補償價值並分區,顺利获得補償優先級分析其空間演變情況,最後給出相應的政策建議。結果表明:①2000~2021 年,長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淨碳排放總量由–12000.81萬t 增至20987.5 萬t,增幅274.88%,每5a 平均增幅68.72%;②碳排放量的重點區域始終在長三角東北部城市,碳吸收量的重點區域在西南部城市;③2000~2021 年,浙江省和安徽省的大部分城市碳補償率大於1,需取得碳補償資金,上海和江蘇省的部分城市需支付碳補償資金,補償區集中在長三角的中部,受償區則主要分佈在補償區的兩側;④2000~2021 年,補償區的優先級呈現由中部向東南方向移動趨勢,受償區的優先級呈現由南部向西北方向移動趨勢。
關鍵詞:長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收支;碳補償;時空分異